6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召开绵阳市制造业“智改数转”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据绵阳市副市长邓辉介绍,绵阳市坚持创新引领,实施“科技立市”“产业强市”战略,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按照“广泛宣传发动、示范典型引领、专业机构赋能、政策支持保障、专班统筹推进”工作思路,推动“智改数转”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绵阳有256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了“智改数转”,全年有望突破400家。
发布会上,绵阳市政府副市长邓辉用三个生动案例介绍了绵阳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亮点做法。
第一个案例,是一场快速敲定的“智改数转”合作。
绵阳市三台县鸿凯双泰与“智改数转”服务商摩尔元素达成长期合作意向,摩尔元素将持续为企业提供生产线改造和集成服务。双方从认识到达成意向合作,用时不足1天时间。
之所以做到这一点,是因为绵阳畅通“供”与“需”,以专业服务搭建交流平台。5月11日,绵阳举行制造业“智改数转”供需对接路演活动,吸引了500余名“智改数转”企业、数字化服务商、金融机构代表参加,推介“智改数转”相关服务方案。当天吸引了超54万人次在线上收看,除了鸿凯双泰与摩尔元素,还有创明新能源、华岭光子等50余家企业与西门子、华为等达成合作意向。
在供需对接方面,绵阳还对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全覆盖宣传发动、专题培训和免费诊断,特别是政府“买单”聘请专业机构,市县联动为企业实施深度诊断,帮助全市1419户规上企业对“智改数转”有充分认识,在“需求端”做好准备。
在“供给端”,绵阳一方面引进海康威视等数字化服务商20家,提供“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推动长虹、九洲等本土龙头企业成立服务商联盟,聚合14家数字化服务企业,为市内外近3000家供应链企业提供互联互通的“个性化”服务。同时,绵阳还建设了以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为基础的“智改数转”赋能中心、绵阳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已汇聚服务商85家、上线应用200余个,带动区域内重点应用企业实现经济增量近200亿元。“智改数转”是一场持久战,企业有需求,服务商有方案,政府就要摸清需求、建好平台、完善政策,让企业和服务商实现有效对接,然后通过市场行为,推动“智改数转”的持续开展。
第二个案例,是发挥产业链“头雁”企业示范效应。
通过“智改数转”,长虹空调制造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外电控自动化生产线也吸引了很多企业来参观学习。这条生产线用人从46人减少到25人,单人单位时间内产值翻了两倍,还实现了产品可追溯管理,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企业竞相来参观,是因为绵阳统筹“点”与“面”,以标杆典型示范引领。绵阳发布了“智改数转”10个典型案例,培育富临精工等17个“智改数转”领先实践企业,建成雅化等4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动长虹入选全国国企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名单,这些企业成为各领域“智改数转”的领头雁,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为方便企业“看样学样”,绵阳还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筛选基础好、能力强、水平高的重点企业,构建多场景、全链条、多层级的梯度示范体系。依托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和人工智能学院,推进机器人、自动化设备以及AI技术在制造业各环节的融合应用,加速制造业“迭代换芯”。通过抓示范、重应用、促融合,推动大中小各类企业乘“云”而上、借“数”发展。目前,绵阳有256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了“智改数转”,全年有望突破400家。
第三个案例,是专项金融产品的精准“滴灌”。
重鑫特种金属材料公司和鸿翔特殊钢公司的“智改数转”正在进行。解决两家企业共计1000万元资金难题的,是绵阳“智改数转通”金融产品。
做到这一点,是因为绵阳强化“稳”与“进”,以要素供给建强生态。资金是“智改数转”工作中的关键一环,绵阳出台专项政策,聚焦资金和数据两大要素,优化企业“智改数转”生态。
绵阳运用“智改数转”诊断结果和企业生产数据,推出“智改e点通”“智改数转通”等专项金融产品。今年2月以来,绵阳围绕重点培育的21家标杆企业和将要实施的85个重点项目,推动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企业,扶持具体项目,其中,工商银行绵阳分行已为长虹新能源、东材科技等近30家制造业企业融资超过16亿元。
此外,绵阳还筑牢数字底座,依托全国“千兆城市”试点,实现园区物联网基础设施全覆盖,面向制造业数字化建设的5G专网数量居全省第一。目前,正加快川北智算中心建设,赋能千行百业转型、提质。